来不及说再见,北江监狱那个胳膊下总夹着笔记本的“鱼头”走了

Connor 火必交易所 2025-09-23 1 0

有很多人,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扎根,奉献了一辈子。北江监狱副监狱长禹宏魁就是这样一个人。他喜欢随身带一个笔记本,不时写写记记,他前后工作过的单位共有两千多名民警,他都能叫得出名字,熟悉对方的基本情况。

工作31年,他只带家人出去旅游过一次,节假日加班都是常态。他人缘极好,民警们都很喜欢他,亲切地称呼他“老鱼头”。在教育改造罪犯上,他用心用情,成功感化了许多“刺头”……

可就是这样一个所有人眼里的好人,活电脑,老黄牛,却因突发疾病,抢救无效,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。

来不及说再见,北江监狱那个胳膊下总夹着笔记本的“鱼头”走了

离开:

事发突然,来不及说一句再见

2024年11月9日,这是一个寻常的周末,禹宏魁还留在单位处理某项分管工作。刚退休不久的妻子从英德来单位宿舍陪伴他,殊不知,连日来高强度的工作已使他身心俱疲,身体也亮起了红灯。

10日上午9时许,妻子准备到市场买菜,禹宏魁说自己感觉很累,想休息一会儿,妻子就没有打扰他,独自外出买菜。但当她买菜回来时却发现,丈夫已经在床上陷入昏迷,怎么都叫不醒。至12时30分,禹宏魁经抢救无效宣告死亡,后经确认,其死亡原因为突发心脏病。

明明都是警队硬汉,在回忆起老同事、老上司禹宏魁同志离开的时候,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哽咽了。北江监狱的民警胡新华得知禹宏魁出事后,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他拼命地给老领导做人工呼吸,心肺复苏,但都无济于事。

禹宏魁离开的消息传开后,英德和北江监狱的民警们都泪目了。

回忆:

多年后,禹宏魁的“谎言”被一一识破

北江监狱民警何凯算是被采访民警里相对年轻的,刚来培训的时候,禹宏魁遇到他就说,小伙子,要发挥你的师范生专长,用心用情做好罪犯的改造工作。

展开全文

据悉,英德监狱有一千多名民警,禹宏魁对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警基本情况了如指掌,甚至能脱口说出民警的电话号码和警号。大家对他这个技能佩服得五体投地,送他外号“活电脑”。

多年后的今天,禹宏魁的妻子才解密了“活电脑”背后的真相。禹宏魁有一次忍不住对妻子坦白了自己的超能力:“我哪里是啥活电脑,一本花名册,我每年都不知要看上多少遍。”

无论在英德监狱,还是在北江监狱,禹宏魁身先士卒的作风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比如遇到急难任务,禹宏魁总是主动抢着去,其实他知道其他同事家里有困难,总是找些理由说:我家住得比你近,我孩子管够了,现在大了,不用我操心了,你家二娃还小,我身体硬朗……

去年已经退休的老同事王平回忆说,禹宏魁在英德监狱工作时,他就知道他每次体检完了,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,但他总说没这回事,自己身体好着呢。

到了北江监狱工作后,家住英德的他住得也不近了,但每次节假日,他都以“本地人”自居,或者说他有工作还需要协调为由,劝说其它地区过来的其他交流干部赶紧回家,由他留下来帮忙顶班。

来不及说再见,北江监狱那个胳膊下总夹着笔记本的“鱼头”走了

永恒:

活着是一面旗帜,离开是一个丰碑

付出也有回报。禹宏魁先后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,5次被评为“先进工作者”和“先进个人”,5次被评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
在大家的心目中,禹宏魁和他的精神永驻在心。

“人在是一面旗帜,人走是一块丰碑。”英德监狱民警崔利民细数了禹宏魁在工作上的担当和尽责。他为罪犯点亮了一盏心灯——从入监教育到出监后打通最后一公里,他都事无巨细地做好衔接。

监狱搞一个开放日活动,他细致到为离开监狱活动现场的罪犯家属联系安排交通和住宿事宜,让开放日的活动效果直接翻番,家属们感动之余,高度配合监狱的改造教育,罪犯的改造工作也走上了快车道。

禹宏魁在英德监狱当政治处主任时,当时的干事钱雪冬就觉得他更像一个和蔼可亲的兄长。新民警报到后,禹宏魁除了调取档案了解基本情况,还拿个本子,认真询问了解每个民警的特长,性格等等。他说,人家父母把辛苦培养的孩子交给我们,以后大家都是同事,要多了解一下他们的学习、特长,以后更好地进行培养。

禹宏魁在英德监狱当副监狱长的时候,开展了一个监狱文化建设,后来这个项目成了一个全省监狱文化建设品牌,禹宏魁很多工作的思路和做法都得到同事们的认可。

2024年,在禹宏魁主导下,北江监狱成立了一个“矛盾化解工作室”,工作室就两个人。成员之一的民警黄兴全心想,我们两个人能干啥?在禹宏魁的细心指导下,工作室从成立到现在一年多时间,在化解狱内矛盾方面取得明显效果。
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

禹宏魁走后,北江监狱派民警何凯和另外一名年轻民警去办公室清理遗物,他们从办公室里清理出了足足两大箱57本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笔记本,何凯回忆说,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场,两个年轻人恭敬地把笔记本整整齐齐打包收拾好,然后不约而同地向这堆笔记本敬了一个礼。

年轻民警们用一个发自肺腑的敬礼向禹宏魁同志告别,也同时开启了他精神的传承——监狱里会有越来越多年轻民警,腋下夹着笔记本,心里装着记事本,扎扎实实工作,努力改造好罪犯,携手守好监管安全的大门。

文 | 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温海麟

评论